- 王世谊;高尚;
新四军革命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坚守民心、一心为民的深厚情怀;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顽强意志;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历史担当;步调一致、纪律严明的鲜明品格。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新四军革命精神产生的理论来源,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与建党精神是新四军革命精神形成的文化历史土壤,新四军的奋斗历程是新四军革命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新四军革命精神分层分众传播是对红色基因、红色血脉、红色记忆的有效赓续,也是提高红色文化传播效率、增强红色文化传播效果的有效手段。新时代,构建新四军革命精神传播内容的分层转化机制,必须掌握和运用新四军革命精神分层分众传播实现机理、实现机制和保障机制,赓续延绵红色基因,确保血脉永续、根基永固、优势永存。
2025年05期 v.45;No.215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王若冰;史义银;
抗战时期,新四军在华中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歌谣因其通俗易懂且易于传播的特性,成为宣传抗日思想、动员民众参军的重要工具。《白菜心》是抗战歌谣的代表作之一,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广为传唱。“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巧妙地将革命思想融入其中,激发民众抗日热情,成为鼓舞军民士气、坚定抗战信念的重要精神力量。《白菜心》的战时文化宣传,揭示了抗战歌谣在动员参军和激励士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凸显了其再现中华民族抗战历史、弘扬了新四军革命精神方面的重要价值。《白菜心》不仅是抗战时期军民团结、共同抗日的历史见证,还为新时代中国人民激发爱国情怀、传递正能量提供了生动范例。
2025年05期 v.45;No.215 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胡成龙;陈雨璇;
卢沟桥事变后,豫皖苏根据地作为联结华北、华中两大战略区的枢纽,迫切需要整合抗战力量,共同御敌。但彼时根据地的青年在战火中面临教育中断、思想迷茫与行动无措的多重困境。在此背景下,豫皖苏根据地党委领导创办刊物《淮流》,教育、宣传动员青年。通过梳理《淮流》这份由豫皖苏根据地党委领导的全新史料资源,可以总结出该刊物宣传动员青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四大方法,即重构青年的抗战认知、培育青年的革命思想、情感动员青年抗战和坚定青年抗战必胜的信心。
2025年05期 v.45;No.215 2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