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红旗;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极为重视宣传和政治引领工作,这意味着一种政治优势和光荣传统的初建,而文学是有助于革命宣传和思想引导的。诸多共产党人直接参与、引导乃至领导了肇始、爆发于上海的革命文学运动、普罗文学运动和“左联”引领下的左翼文学运动,它们仿佛分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学战线上的“排头兵”“先锋队”和“主力部队”。1937年左翼文学与抗战文学合流,意味着左翼文学界基于自我认同、民族立场和爱国情怀大力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积极融入抗战文艺主潮之中。也是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军事实力的增强、政治影响力的加大和胜利信念的笃定,“新中国”想象开始在上海共产党人的文学作品中有所呈现。
2025年03期 v.45;No.213 8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施军;
张承志善于从自然与文化的视角,探讨民族文化的根基,寻找理想主义的彼岸,彰显人类与自然斗争的坚强意志,从而构筑起具有丰富内蕴的小说象征世界。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张承志的小说呈现出意象性、诗化与哲理性等象征诗学特征。
2025年03期 v.45;No.213 10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古大勇;蔡莉;
华人作家海娆近期出版的《我的弗兰茨》,是一部深度表现二战题材的小说。该小说对二战记忆进行了及时性抢救,揭示了战争创伤的代际性、持续性和延宕性,表达了批判战争、呼唤和平的主题,同时对二战进行了深层反思。另外,小说塑造了文学史上罕见、具有丰富性格内涵与审美价值的白格夫人形象,构建了一个“人性(文化)—社会(历史)—形而上思考”等多重主题意蕴组合的复合型文本。
2025年03期 v.45;No.213 108-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金传胜;
新发现的1940年6月12日、12月1日两篇田汉演讲记录,是其居渝期间积极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参与抗战文艺建设的历史见证。两文主要涉及的戏剧改革、民族形式与现实主义传统问题,既是田汉抗战时期持续思考的问题,也是战时文坛共同注目的热点话题。它们的发现对了解田汉重庆时期的生平活动、文艺思想颇有裨益,对研究与田汉关系密切的汉剧流动抗敌宣传队、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等抗战文艺团体,以及战时文艺思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5年03期 v.45;No.213 116-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